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遊記] 日本關西行-2.8 寧靜祥和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總本山,為親鸞上人所創立,山號為龍谷山,主祀為阿彌陀如來。西本願寺為通稱,與東本願寺相對,正式名稱為龍谷山本願寺,京都市民給了它「お西さん」的暱稱。
西本願寺原先是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根據地,勢力相當龐大,為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後來寺內第十二任門主教如繼任時發生了因豐臣家的介入以及鬥爭使其失去繼承權,改由其弟准如接任;教如於1602年得到德川家康的幫助,得以在六条烏丸的土地上再建另外一間本願寺(正式名稱為本願寺真宗本廟)。其後世人便以東、西本願寺來稱呼兩間鄰近的寺院,時日一久也就成了兩間寺院的通稱。西本願寺繼承了真宗本願寺派,而東本願寺一派則為真宗大谷派。為了要將本願寺派傳至台灣,在日治時期西本願寺曾經在台北萬華區建立西本願寺的分寺,但現今已經不存在了。
西本願寺在1994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亦是京都市區內的重要指定文化財。同樣,境內許多古老的建築物,包含御影堂、阿彌陀堂、唐門、飛雲閣等都是指定文化財,院內也收藏不少國寶級文物。
離開晴明神社,從一条戾橋前上車,準備往回到京都車站,在車上正思索著還有蠻寬裕的時間,是要先回去飯店休息,還是先去車站附近吃個點心?
想著想著,車子經過了西本願寺前;突然,就想到自己在安排行程時一直很想找機會把西本願寺放入行程表中,奈何路線以及時間上的考量,就只有放棄。不過看一下時間才下午三點半,而且再來也沒有別的預定行程,那不如趁這個空檔去看看西本願寺吧!
靈光一閃,馬上就決定下公車,走到站牌對面的西本願寺參拜。門口相當的高大壯觀,裝飾也十分華麗,據說是保留了桃山文化的特色。在外圍也有相當相當寬的一條壕溝包圍,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護城河(明明就是寺廟的說為什麼會是護城河)。寺廟內掛著許多弔念祈福的看板,也有募款箱,希望為311大地震及海嘯當中喪生的亡者祈福,也為重建家園募款。
進門之後馬上就看到手水舍,於是依照習俗洗了個手表示尊重,在正對面就是巨大的建築物就是御影堂。和許多寺廟一樣,要進入御影堂需要先脫下鞋子,寺院很貼心的提供塑膠袋給參拜的人使用,可以把鞋子裝在塑膠袋裡面帶著走,不用怕放在門口不放心;不過我看到大家都是直接把鞋子放在門前,就也直接把鞋子留在原地,走上純木造的階梯,進入御影堂。
不知道是不是時間偏晚,雖然西本願寺也是京都知名的景點,來參訪的人卻不若想像的那麼多。御影堂大殿前的走道天井很高挑,每扇門也相當巨大,純粹木造的建築物顯得相當陰涼,寬敞的環境讓人非常的舒服。
進入了御影堂內部,也是相當高挑寬大的空間,鋪滿了大片的禢禢米,且有華麗的金黃色掛燈。有零星的一些人在此跪坐,瞻仰在御影堂的正中供奉了開山祖師親鸞聖人的木像。供奉神像的地方更是用大片的金黃色塗漆和精美的花紋雕刻裝飾,相當莊嚴隆重。除了正中央的親鸞聖人外,左右也供奉了歷代門主。走進裡面彷彿時間就此停止,十分的平靜。掛在正中央的匾額寫著「見真」兩字,為明治天皇追封給親鸞聖人的諡號。
在御影堂的另外一頭有一條相當寬而且長的迴廊,通過這條迴廊可以直接進入御影堂旁邊的阿彌陀堂。
阿彌陀堂的主體建築風格和形式基本上和御影堂差不多。不過在正中所供奉的是西本願寺主祀的阿彌陀如來,而左右各是供奉念佛祖師七師和聖德太子。
大概繞了一下御影堂和阿彌陀堂之後,回到御影堂的走廊,坐在走廊的階梯前面休息。這邊很奇怪,明明在都市的鬧區,卻完全沒有都市熱鬧吵雜的聲音,所有走進來的人似乎也都感染到這裡的氣氛,自動的放低音量,以最小的聲音交談,更不會到處奔跑吵鬧。坐在冰涼的木板上面,吹著自然的涼風,這裡十分適合坐著欣賞庭院景色和喘息片刻。在御影堂正對面有一棵巨大的古老銀杏,在深秋樹葉會轉為金黃色,那時候獨自坐在御影堂階梯上,靜靜的看著金黃色的落葉繽紛,應該會是非常愜意的一件事情...可惜現在剛進入秋天,時間還太早,銀杏的葉子還是青翠的綠色。
逛完兩間最大的建築物御影堂和阿彌陀堂後,便走到庭院裡面從稍遠的地方欣賞兩棟木造建築物的外觀。
其實西本願寺除了兩棟巨大的御影堂和阿彌陀堂之外,還有飛雲閣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那時候因為功課沒做足,就沒有過去看了...(又是個殘念)。在西本願寺停留的時間不久,可是它的氣氛是我最喜歡的,非常的寧靜,坐在裡面讓走路走了整天的我徹底放鬆,這種寧靜的氣氛是讓我最愛的一點。下次有機會或許也可以順便到對面的東本願寺瞧瞧。
離開之後,坐上公車,就準備到車站去,思考一下,決定去伊勢丹的中村藤吉銘茶吃個冰放鬆一下再回飯店休息囉。
西本願寺
官網:西本願寺
開放時間:05:30~17:30,每年五到八月18:00閉門,十一月至隔年二月17:00閉門。
參拜費用:免費
(待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